-
六月的戈壁风裹挟着沙粒,但酒泉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马鬃山公路段的会议室里却涌动着暖意。近日,一场以“崇德尚礼”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在此开展,养护职工们放下养护工具,在歌声、影像与文字中触摸文明脉络,让千年礼仪基因与新时代养路精神悄然共鸣。
“礼者,天地之序也。”活动在悠扬典雅的歌曲《礼仪之邦》中拉开帷幕,那动人的旋律如同一股清泉,流淌进每一位职工的心田,让大家在美妙的歌声里,深切领略到“礼”与“德”的独特韵味。古筝声里流淌的“礼尚往来”“举案齐眉”等词句,让大家不自觉地轻叩桌面,仿佛穿越千年,与中华文明的精神底色深情相拥,流淌在血脉中的文化基因也与之共舞。
歌声里有传统的回响,而现实中更有榜样的力量。屏幕上,《父亲不离身的大水壶》将镜头聚焦于公路养护一线。两代人、一只壶,他们不畏酷暑严寒,用辛勤的汗水和执着的坚守,守护着公路的安全畅通。泛黄的画面与现实相重叠,记忆里的养护场景也被牵引出来,老职工们不自觉地讨论起了年轻时期的养护故事。巡查道路的剪影、修补坑槽的背脊,劳作皲裂的手掌,留在青春回忆里的是写进戈壁公路年轮中的“坚守”。
榜样的精神源于道德的滋养,而千年经典早已埋下德行的种子。职工们以“个人品德、社会公德、职业道德、家庭美德”为脉络,深情诵读经典原文。“居处恭,执事敬”一句句蕴含着古人智慧的哲言警句,在会议室中回荡,与当代职业价值产生强烈的共鸣,为职工们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向上力量,激励大家在工作和生活中以更高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。
经典照亮心灵,榜样指引方向,而践行道德更需融入日常。职工们结合自身的工作与生活实际,踊跃发言,分享自己对道德规范的深刻理解。大家各抒己见,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激烈碰撞,道德理念更加深入人心。活动最后,书写道德书签,简短的话语、励志的名言、暖心的祝福,文明在指尖流动,温暖在心间传递,象征着道德的力量在马鬃山公路段生根发芽。
无论是公路养护一线的挥汗如雨,还是生活中的点滴善举,道德规范的本质是“责任”与“共情”:对工作负责,就是对过往群众的安全负责;对他人共情,让善意在戈壁荒漠中落地扎根。“铁肩担道,丹心筑路”——以道德为尺丈量言行,以初心为笔书写担当,让文明之花在马鬃山公路段处处绽放。
张佳敏 石璐
举报